法家语录 法家经典语录图片

2021-07-13 16:44:00  人气 97738    名人名言  
1、君无见其所欲。——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《韩非子·主道》[br]  译文: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。[br]  2、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——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《韩非子·扬权》[br]  译文:行为不过度,才不会危及己身。[br]  [br]  3、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避匹夫。——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《韩非子·有度》[br]  译文: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,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。[br]  4、小利,大利之残也;小忠,大忠之贼也。秦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权勋》[br]  译文:小利是大利的祸害,小忠是大忠的祸害。[br]  5、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,知而不知。——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《韩非子·主道》[br]  译文:看见就好像没看见,听到好像没听到,知道好像不知道。[br]  跪求法家经典语录  法家经典著作《韩非子》《商君书》[br]  “行成于思,毁于隋。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”这是韩非子的名句[br]  道私者乱,道法者治[br] 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(《韩非子》)[br]  不吹毛而求小疵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大体》[br]  胜而不骄,败而不怨。——《商君书·战法》[br]  民之性,饥而求食,劳而求快,苦则求乐,辱则求荣,生则计利,死则虑名商君书[br]  法家名言有哪些  韩非子名言警句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,卒于秦始皇十四年,战国时[br]  韩国人,出身于贵族世家,是韩王歇的儿子。他口吃,不善言谈,而善于著述。韩[br]  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,他博学多能,才学超人,思维敏捷,李斯自以[br]  为不如。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,堪称当时的大手笔。凡是读过他的文章[br]  的人,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。他还是法家的代表人。[br]  一以当十,所向无敌[br]  以智说愚必不听[br]  非圣贤莫能听至言[br]  奸臣蕃息,主道衰亡[br]  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[br]  虚静无事,以暗见疵[br]  功虽疏必赏,过虽近必诛[br]  物尽其用,人尽其才[br]  小忠乃大忠之贼[br]  小利为大利之残[br]  自胜谓之强。(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)[br]  自见之谓明。(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)[br]  变法之士,孤存孤战,不得领袖支撑,变法必败![br]  智术之士,必远见而明察,不明察,不能烛私。[br]  能法之士,必强毅而劲直,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[br]  智术之士明察,听用(一旦任职),则烛重人(当道权臣)之阴情。[br]  能法之士劲直,听用,则烛重人之奸行。[br] 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,则贵重之臣必在绳(朝纲)之外矣!韩非子名言警句由名言网整理[br]  夫香美脆味,厚酒肥肉,甘口而疾形;曼理皓齿,说情而捐精。故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[br] 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,信人则制於人。人臣之於其君,非有骨肉之亲也,缚於势而不得不事也。[br]  资(根基)必不胜,而势不两存,法术之士焉得不危?其可以罪过诬陷者,以公法诛之![br]  法家经典言论  如果要有法家思想代表性一点的[br]  商鞅: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”,“细过不失,大邪不生”,“圣人不法古,不修(循)今”,“民之性,饥而求食,劳而求快,苦则求乐,辱则求荣,生则计利,死则虑名”[br]  申不害:“天道无私,是以恒正;天道常正,是以清明。”[br]  慎到:“民一于君,事断于法”,“法虽不善,犹愈于无法”[br]  韩非子:“道私者乱,道法者治”,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”[br]  如果只是经典言论:[br]  商鞅:“胜而不骄,败而不怨”[br]  韩非子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”,“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”,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,“欲速则不达”,“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”,“巧诈,不如拙诚,惟诚可得人心”,“华而不实,虚而无用”。[br]  出自《韩非子》的成语:守株待兔,讳疾忌医,三人成虎,智子疑邻,自相矛盾,滥竽充数,老马识途,华而不实,出生入死,买椟还珠,等等[br]  求法家管理名言(10)包采纳!  1、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。2、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。3、法莫如显,而术不欲见。4、故去喜去恶,虚心以为道舍。5、?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避匹夫。6、不以智累心,不以私累己;寄治乱于法术,托是非于赏罚。7、.?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;去旧去智,臣乃自备。8、人主好贤,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,则是群臣之情不效。9、?虚则知实之情,静则知动者正。10、因可势,求易道。[br]  法家经典言论  法家名言[br]  1、众人助之以力,近者结之以成,远者欲之以名,尊者载之以势。(众人会全力帮忙他,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,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,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)[br]  2、荡而失水,蝼蚁得意焉。(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,就会被蝼蚁吃掉)[br]  3、故去喜去恶,虚心以为道舍。(因此就应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,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)[br]  4、不吹毛而求小疵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大体》[br]  5、虚则知实之情,静则知动者正。(置身事外,才会看清真相;持续冷静,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)[br]  6、倒言反事以尝所疑。(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,来试探臣下)[br]  7、行贤而去自贤之心,焉往而不美?(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,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)[br]  8、以智说愚必不听[br]  9、君无见其所欲。(君主不就应表露自我的喜好)[br]  10、虚静无事,以暗见疵。(持续虚静无为的状态,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)[br]  11、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;去旧去智,臣乃自备。(君主隐藏自我的好恶,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;抛去旧有的成见,不显露自我的智慧,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)[br]  12、能法之士劲直,听用,则烛重人之奸行。[br]  13、君见恶,则群臣匿端;君见好,则群臣诬能。(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,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;如果是君主所喜好,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)[br]  14、巧为輗,拙为鸢。(做车輗是聪明的,做木鸢却是愚笨的)(说明∶思考成本与实际功效)[br]  15、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,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?(在路上赛马,不是领先就是落后,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,又怎样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我的马呢?)[br]  16、太山不立好恶,故能成其高;江海不择小助,故能成其富。(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,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;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,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)[br]  17、存亡在虚实,不在于众寡。(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,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)[br]  18、因可势,求易道。(根据能够成功的形势,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)[br]  19、制在己曰重,不离位曰静。重则能使轻,静则能使躁。(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,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。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,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)[br]  20、自胜谓之强。(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者)[br]  21、利莫长于简,福莫久于安。(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,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)[br]  22、使杀生之机,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(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,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)[br]  23、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,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?(在路上赛马,不是领先就是落后,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,又怎样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我的马呢?)[br]  24、智术之士,必远见而明察,不明察,不能烛私。[br]  25、非圣贤莫能听至言[br]  26、烹小鲜而数挠之,则贼其泽;治大国而数变法,则民苦之。(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,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;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,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)[br]  27、火形严,故人鲜灼;水形懦,人多溺。(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,因此很少有人被灼伤;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,因此经常有人淹死)[br]  28、私行胜,则少公功。(营私舞弊之风盛行,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)(优美文章)[br]  29、爱臣太亲,必威其身;人臣太贵,必易主位。(过于宠信臣下,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;臣下权势过重,必然有篡位之心)[br]  30、众人助之以力,近者结之以成,远者欲之以名,尊者载之以势。(众人会全力帮忙他,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,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,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)[br]  31、群臣见素,则大君不蔽矣。(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,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)[br]  32、火形严,故人鲜灼;水形懦,人多溺。(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,因此很少有人被灼伤;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,因此经常有人淹死)[br]  33、时有满虚,事有利害,物有生死。(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,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,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)(说明∶君主不可正因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)[br]  34、恬淡有趋舍之义,平安知祸福之计。(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,平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)(说明∶拒斥外界的诱惑)[br]  35、是故去智而有明,去贤而有功,去勇而有强。(不用智慧能够明察,不显贤能能够成就大业,不逞勇武依然强大)[br]  36、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。(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,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。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,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)[br]  37、爱多者则法不立,威寡者则下侵上。(过于宠溺臣下,法令就难以确立。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)[br]  38、世有不可得,事有不可成。(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,也总有办不到的事)[br]  39、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。(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)[br]  40、小利为大利之残[br]  41、自见之谓明。(能够认清自我的人才是明智的)[br]  42、太山不立好恶,故能成其高;江海不择小助,故能成其富。(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,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;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,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)[br]  43、一手独拍,虽疾无声。(一只手击掌,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)[br]  44、圣人之道,去智去巧。智巧不去,难以为常。(圣人处世,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。正因不抛弃智虑机巧,就很难维持长久。)[br]  45、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(男人伤感签名)[br]  46、智术之士明察,听用(一旦任职),则烛重人(当道权臣)之阴情。[br]  47、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,知而不知(看见就好像没看见,听到好像没听到,知道好像不知道)[br]  48、爱多者则法不立,威寡者则下侵上。(过于宠溺臣下,法令就难以确立。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)[br]  49、君人者释其刑?而使臣用之,则君反制于臣矣。(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,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)[br]  50、不为小害善,故有大名;不蚤见示,故有大功。(不被小事妨害自我的长处,因此能取得大名;但是早显示自我的才能,因此能成就大业)[br]  51、行贤而去自贤之心,焉往而不美?(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,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)[br]  52、群臣见素,则大君不蔽矣。(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,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)[br]  53、华而不实,虚而无用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言》[br]  54、巧为?,拙为鸢。(做车?是聪明的,做木鸢却是愚笨的)(说明∶思考成本与实际功效)[br]  55、倒言反事以尝所疑。(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,来试探臣下)[br]  56、凡德者,以无为集,以无欲成,以不思安,以不用固。(凡是德都是正因无为而聚集,因无欲而成就,因不思而安稳,因不用而牢固。)[br]  57、事有举之而有败,而贤其毋举之者。(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,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)[br]  58、事有举之而有败,而贤其毋举之者。(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,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)[br]  59、欲速则不达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[br]  60、夫有材而无势,虽贤不能治不肖。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,则临千仞之溪(xi),材非长也,位高也。(有才干而没有权势,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。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,就能俯瞰万丈深渊。这并非是木头长,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。)[br]  61、烹小鲜而数挠之,则贼其泽;治大国而数变法,则民苦之。(烹调小鱼却屡次翻动,那就会令其破碎不全;治理大国却屡次更改法令,那就会使百姓不看其苦)[br]  62、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(行为但是度,才不会危及己身)[br]  63、虚静无事,以暗见疵。(持续虚静无为的状态,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)[br]  64、法莫如显,而术不欲见。(法必须要让人明了,而术必须不能被人觉察)[br]  65、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。(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)(描写菊花的句子)[br]  66、人主好贤,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,则是群臣之情不效。(君主钟爱任用贤能之士,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)(说明∶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,别把期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,防止权利的偏移)[br]  67、且夫物众而智寡,寡不胜众,智不足以遍知物,故因物以治物。(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,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,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,因此就应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)(比如∶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)[br]  68、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,知而不知(看见就好像没看见,听到好像没听到,知道好像不知道)[br]  69、虚则知实之情,静则知动者正。(置身事外,才会看清真相;持续冷静,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)[br]  70、因可势,求易道。(根据能够成功的形势,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)[br]  71、奸臣蕃息,主道衰亡[br]  72、制在己曰重,不离位曰静。重则能使轻,静则能使躁。(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,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。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,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)[br]  73、一以当十,所向无敌[br]  74、众人助之以力,近者结之以成,远者誉之以名,尊者载之以势。(众人会全力帮忙他,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,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,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)[br]  75、群臣见素,则大君不蔽矣。(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,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)[br]  76、故视强,则目不明;听甚,则耳不聪;思虑过度,则智识乱。(用眼过度,则视力下降;用耳过度,就会听力下降;用脑过度,就会思虑混乱)[br]  77、故去喜去恶,虚心以为道舍。(因此就应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,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)[br]  78、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(行为但是度,才不会危及己身)[br]  79、凡德者,以无为集,以无欲成,以不思安,以不用固。(凡是德都是正因无为而聚集,因无欲而成就,因不思而安稳,因不用而牢固。[br]  80、变法之士,孤存孤战,不得领袖支撑,变法必败![br]  81、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。(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,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。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,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)[br]  82、夫有材而无势,虽贤不能治不肖。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,则临千仞之溪,材非长也,位高也。(有才干而没有权势,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。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,就能俯瞰万丈深渊。这并非是木头长,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。)[br]  83、物尽其用,人尽其才[br]  84、恬淡有趋舍之义,平安知祸福之计。(恬静淡泊之后才能把握取舍的原则,平稳安闲之后才能察知祸福的端倪)(说明∶拒斥外界的诱惑)[br]  85、君无见其所欲。(君主不就应表露自我的喜好)[br]  86、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。(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)[br]  87、树橘柚者,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;树枳棘者,成而刺人。故君子慎所树。(种植橘柚,吃起来是甜的,闻起来是香的;而种植荆棘,长大了却会刺伤人。)(说明∶栽培人时应个格外谨慎)[br]  88、不以智累心,不以私累己;寄治乱于法术,托是非于赏罚。(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,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;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,透过赏罚来彰显是非。)[br]  89、君见恶,则群臣匿端;君见好,则群臣诬能。(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,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;如果是君主所喜好,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)[br]  90、利莫长于简,福莫久于安。(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,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)[br]  91、故势不便,非因此逞能也。(因此,当形势不便时,是不就应逞强的)[br]  92、去其智,绝其能,下不能意。(君主隐藏智慧,不露才能,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)[br]  93、且夫物众而智寡,寡不胜众,智不足以遍知物,故因物以治物。(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,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,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,因此就应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)(比如∶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)[br]  94、荡而失水,蝼蚁得意焉。(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,就会被蝼蚁吃掉)[br]  95、法莫如显,而术不欲见。(法必须要让人明了,而术必须不能被人觉察)[br]  96、功虽疏必赏,过虽近必诛[br]  97、法莫如显,而术不欲见。(法必须要让人明了,而术必须不能被人觉察)[br]  98、虚则知实之情,静则知动者正。(置身事外,才会看清真相;持续冷静,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)[br]  99、去其智,绝其能,下不能意。(君主隐藏智慧,不露才能,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)[br]  100、不以智累心,不以私累己;寄治乱于法术,托是非于赏罚。(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,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;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,透过赏罚来彰显是非。)[br]  101、故智术能法之士用,则贵重之臣必在绳(朝纲)之外矣![br]  102、使杀生之机,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(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,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)[br]  103、一手独拍,虽疾无声。(一只手击掌,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)[br]  104、人主好贤,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,则是群臣之情不效。(君主钟爱任用贤能之士,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)(说明∶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,别把期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,防止权利的偏移)[br]  105、时有满虚,事有利害,物有生死。(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,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,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)(说明∶君主不可正因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)[br]  106、佯爱人,不得复憎也;佯憎人,不得复爱也。(假装憎恶,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;假装憎恶,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)[br]  107、虚静无事,以暗见疵[br]  108、世有不可得,事有不可成。(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,也总有办不到的事)[br]  109、和氏之璧,不饰以五采。(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,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)[br]  110、使杀生之机,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(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,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)[br]  111、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一》[br]  112、和氏之璧,不饰以五采。(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,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)[br]  113、私行胜,则少公功。(营私舞弊之风盛行,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)[br]  114、树橘柚者,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;树枳棘者,成而刺人。故君子慎所树。(种植橘柚,吃起来是甜的,闻起来是香的;而种植荆棘,长大了却会刺伤人。)(说明∶栽培人时应个格外谨慎)[br]  115、小忠乃大忠之贼[br]  116、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;去旧去智,臣乃自备。(君主隐藏自我的好恶,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;抛去旧有的成见,不显露自我的智慧,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)[br]  117、是故去智而有明,去贤而有功,去勇而有强。(不用智慧能够明察,不显贤能能够成就大业,不逞勇武依然强大)[br]  118、人主好贤,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,则是群臣之情不效。(君主钟爱任用贤能之士,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)(说明∶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,别把期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,防止权利的偏移)[br]  119、故去喜去恶,虚心以为道舍。(因此就应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,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)[br]  120、爱多者则法不立,威寡者则下侵上。(过于宠溺臣下,法令就难以确立。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)[br]  121、爱臣太亲,必威其身;人臣太贵,必易主位。(过于宠信臣下,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;臣下权势过重,必然有篡位之心)[br]  122、佯爱人,不得复憎也;佯憎人,不得复爱也。(假装憎恶,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;假装憎恶,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)[br]  123、故势不便,非因此逞能也。(因此,当形势不便时,是不就应逞强的)[br]  124、夫物者有所宜,才者有所施,各处其宜,故上下无为。(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,不一样的才能有不一样的施展方向,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,因此君主就能够无为而治。)[br]  125、故视强,则目不明;听甚,则耳不聪;思虑过度,则智识乱。(用眼过度,则视力下降;用耳过度,就会听力下降;用脑过度,就会思虑混乱)[br]  126、不为小害善,故有大名;不蚤见示,故有大功。(不被小事妨害自我的长处,因此能取得大名;但是早显示自我的才能,因此能成就大业)[br]  127、圣人之道,去智去巧。智巧不去,难以为常。(圣人处世,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。正因不抛弃智虑机巧,就很难维持长久。)[br]  128、倒言反事以尝所疑。(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,来试探臣下)[br]  129、君见恶,则群臣匿端;君见好,则群臣诬能。(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,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;如果是君主所喜好,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)[br]  130、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,则君反制于臣矣。(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,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)[br]  131、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[br]  132、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;去旧去智,臣乃自备。(君主隐藏自我的好恶,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;抛去旧有的成见,不显露自我的智慧,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)[br]  133、夫物者有所宜,才者有所施,各处其宜,故上下无为。(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,不一样的才能有不一样的施展方向,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,因此君主就能够无为而治。)[br]  134、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,则君反制于臣矣。(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,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)[br]  135、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。(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,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。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,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)[br]  136、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难》[br]  137、君无见其所欲。(君主不就应表露自我的喜好)[br]  138、是故去智而有明,去贤而有功,去勇而有强。(不用智慧能够明察,不显贤能能够成就大业,不逞勇武依然强大)[br]  139、虚静无事,以暗见疵。(持续虚静无为的状态,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)[br]  140、存亡在虚实,不在于众寡。(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,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)[br]  141、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,知而不知(看见就好像没看见,听到好像没听到,知道好像不知道)[br]  142、能法之士,必强毅而劲直,不劲直,不能矫奸。[br]  143、制在己曰重,不离位曰静。重则能使轻,静则能使躁。(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,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。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,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)[br]  144、爱臣太亲,必威其身;人臣太贵,必易主位。(过于宠信臣下,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;臣下权势过重,必然有篡位之心)[br][getwml=97]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