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真性情的名句 汪曾祺 关于真性情的名句_情感语录

2021-12-25 10:05:00  人气 136191    名人名言  
栀子花粗粗大大,又香得掸都掸不开,于是为文雅人不取,以为品格不高。栀子花说:”去你妈的,我就是要这样香,香得痛痛快快可,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!”[br][br]——汪曾祺 《人间草木》[br] [br][br] 关于与众不同的名言 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,多付出一点你就与众不同[br]你要过与众不同的生活,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。[br]我是独一无二的,我与众不同。[br]在这个世界上,所有真性情的人,想法总是与众不同。[br] 中国古代重视亲情的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[br]王维[br]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[br]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[br] [br]品鉴[br]首句用“独”和两个“异”字写对亲人的思念,对孤~~处境的感受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平淡自然,是至情的流泻。后二句“不说我想他,却说他想我,加一倍凄凉”(张谦宜《~~斋诗谈》)。曲折有致,深厚新警。[br] [br]静夜思 [br]李白[br]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[br]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[br] [br]品鉴[br] 李白诗,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此诗可窥一斑。“思乡诗最多,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。此信口语,后人复不能模拟,模拟便丑。”“前二句,取喻殊新。后二句,在举头、低头俄顷之间,顿生乡思。良以故乡之念,久蕴怀中,偶见床前明月,一触即发,正见其乡心之切。且‘举头’、‘低头’,联属用之,更见俯仰有致。”[br] [br]月夜忆舍弟 [br]杜甫[br]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[br]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[br]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[br]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[br] [br]品鉴[br]起句突兀,突出此乃战时,非承平时代可比,“一雁声”,由大雁的孤单,引发忆弟之情。独自久立,对月忆弟,乃觉露之始白,而月却不如故乡的明亮。这两句妙绝古今,“只说境,含情往复不可言。”(《唐诗归》)月,万古只是一月,千里只是一月,此处的大不近情理,正是情浓之处。它照映出诗人对故乡、对舍弟的深切思念。“上四,突然而来,若不为弟者,精神乃字字忆弟,句里有魂也。”(《读杜心解》)后四句写山川阻隔,音讯不通,战乱不绝,有家难回,有弟难见。结尾照应“戍鼓”。《杜诗镜铨》评曰:“凄楚不堪多读。”[br] [br]春望 [br]杜甫[br]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[br]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[br]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[br]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[br] [br]品鉴[br] 前四句写“望”中所见之景。“国破”二字奠定了全诗沉痛的基调。“‘山河在’,明无余物矣;‘草木深’,明无人矣”。颔联移情于物,物人交融。后四句写“望”中所生之情,语语沉著,境苦情真。[br] [br]喜见外弟又有别 [br]李益[br]十年离乱后,长大一相逢。[br]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。[br]别来沧海事,语罢暮天钟。[br]明日巴陵道,秋山又几重?[br] [br]品鉴[br] 沈德潜曰:“与‘乍见翻疑梦,相悲各问年’,抚衷述愫,同一情至。一气旋折,中唐诗中仅见者。”(《唐诗别裁集》)前六句写“见”,透出惊喜。后两句写“别”,充满怅惘。[br] [br]游子吟 [br]孟郊[br]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[br]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[br]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[br] [br]品鉴[br] 在所有歌颂母爱的诗篇中,最为脍炙人口的无疑是孟郊的《游子吟》,从母亲对游子的无限关爱中,诗人选择了母亲缝补衣服这一细节。纵然斗换星移、岁月流失,然而,诗人的心底永远刻印着母亲的手和手中的线。线,浓缩了无限的母爱,线,连接着母子感情。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一句,言有尽而意无穷,写出了天下游子心灵中的共同感受。《唐诗归》载钟惺语云:“仁孝之言,自然风雅。”《唐风定》云:“仁孝蔼蔼,万古如新。”[br] 人多批评孟郊诗憔枯槁,古奥晦涩,然孟郊亦有许多诗出自真性情。写亲情者,除了《游子吟》外,尚有《归信吟》、《游子》等。《归信吟》曰:泪墨洒为书,将寄万里亲。书去魂亦去,兀然空一身。《游子》曰:萱草生堂前,游子天涯行。慈亲倚堂门,不见萱草花。[br] [br]秋思 [br]张籍[br]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[br]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[br]品鉴[br]秋风又起,游子自会倍加思乡。晋人张翰“因见秋风起,……送命驾归去。”(《晋书·张翰传》)张籍此时虽有羁人摇落之意,却不能命驾而归。万重情意凝于家书之上,“行人临发又开封”,摄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,将其怀乡思亲之情和盘托出。与岑参“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”(《逢人京使》)是同一种笔墨。[br] [br]邯郸冬至夜思家 [br]白居易[br]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[br]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[br]品鉴[br]一二句写驿里逢节,抱膝枯坐,孤寂之感,思家之情。溢于言表。后二句正面写思家。诗人断定家人深夜亦未休息,皆在计算着远行人的行程和归期,想像着远行人孤身在外如何过节。短短四句既写了邯郸驿里的诗人心理,也写出了千里之外家人的惦记,浓浓的亲情,浸透其中。[br] [br]水调歌头 [br]苏轼[br]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[br]明月见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[br]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偏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[br] [br]品鉴[br]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云:“中秋词,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馀词尽废。”上片写诗人既神往天上宫阙,又眷恋人间生活,以问天开始,以起舞人间结束。开始五句,句句迫切,似乎对人间无所留恋。“又恐”二句含蓄地写出对天宫生活的担忧。“起舞”二句彻底放弃了乘风归去的念头。诗人之所以眷恋人间,人世之亲情、友情、爱情当是重要原因,高处之“寒”,不仅是气候的严寒,亦有失去人间情爱的心寒。下片诗人由明月联想到人世间的亲情。“不应”二句是问月,此时的发问不再是何时有月、天上何年之类有关“天上”的话题,而完全是人间情怀的流泻,是对不幸的离人的同情。结尾数句是自慰,也是对子由的慰安。[br] [br]狱中寄子由(其一) [br]苏轼[br]圣主如天万物春,小臣愚暗自忘身。[br]百年未满先偿债,十口无归更累人。[br]是处青山可埋骨,他年夜雨独伤神。[br]与君世世为兄弟,更结人间未了因。[br]品鉴[br]宋神宗元丰二年(1079年)八月,苏轼被捕,押在汴京御史台狱中,自忖必死,本诗是诗人所作的“绝命诗”。苏轼兄弟的手足亲情,至老不衰。苏轼入狱后,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弟弟。本诗写对子由的怀念之情。首联写自己将亡,次联写自己死后,家人要连累弟弟照顾。颈联写弟弟惟有独自夜雨伤神。尾联表达出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的心愿。肺腑之言,深挚感人。[br] [getwml=97]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